大坝村位于六枝特区月亮河西部,由于地处偏僻,发展一直滞后,是六枝特区9个省级深度贫困村之一,老百姓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传统农业种植是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彻底解决这一现状,从去年以来,村支两委在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中积极找寻发展出路,为群众出谋划策,依托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以产业覆盖贫困户的方式带领群众共奔小康路,成功从以前的空壳深度贫困村蜕变成了如今的多产业覆盖的产业村。
在大坝村,一个个竹荪种植大棚沿河而建。据大坝村村主任黄珍虎告诉记者,年初开始引进种植的55亩竹荪已经见效,大坝村村民通过土地分红、基地劳务用工等方式参与竹荪的种植,切实实现了产业发展、村民致富的目标。
大坝村村主任黄珍虎说:“我们大坝村的这个竹荪产业年初布下之后,今年就已实现了产出,总的55亩竹荪,产值达300万元左右,为我村的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
村民黄安秀更是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自竹荪产业开始建大棚,她就开始在基地参与务工,每年务工加上土地分红从竹荪产业中她就可以获利至少一万元以上。
大坝村村民黄安秀说:“开始种竹荪我们就在里面做工,在里面做工一天70元钱,在这里比较方便,离家近,一跨出大门口就可以做工。”
除了竹荪产业外,大坝村还有猕猴桃种植、香猪养殖、茶叶种植等产业,均已见效,目前村里已有的合作社就有8家,已实现全村贫困户全覆盖,进一步奠定了贫困村减贫摘帽的目标任务。
大坝村村主任黄珍虎说:“我们大坝村已经从以前的空壳深度贫困村成功蜕变成多产业覆盖的产业村,目前已有的产业有600亩猕猴桃、55亩竹荪、300头香猪养殖,800亩茶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组组通、串户路及三改三化的工作也让村民看到了小康社会的面貌,村庄变美了、村民生活富裕了,旧日的空壳深度贫困村完美蜕变成了如今的多产业覆盖的产业村。
大坝村村民杨忠珍说:“现在我们这个国家政策好,路也修好、房子也修好、晒坝也打好,日子也好过,生活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