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关寨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找准产业特色,让贫瘠的土地长出了优质小米核桃,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增收渠道。
荒田村位于六枝西部深山区,全村有一万多亩贫瘠山地,过去的荒田村仅仅依靠传统农业种植,村民收入低,属于典型的贫困村。为了改变村民的贫困面貌,荒田村结合村里拥有核桃古树的优势,发展小米核桃这一特色农产品种植。
荒田村村主任杨达恒说:“本身我们村就有百年以上的核桃古树,有200至300棵,而且这个品质相当好,口感也好,在市场上占优势。”
据村民杨琳告诉记者,自家原来有十多棵核桃树,盛果期的每棵核桃树能产100斤左右的核桃,按市场最低价15元一斤,每年靠卖核桃就有一笔不少的收入。
荒田村村民杨琳说:“我们种植核桃已有十四五年了,每年采摘的核桃都是两千斤以上,收入的资金是两万多,我对于这个种植核桃很满意。”
关寨镇的小米核桃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喜爱,在看到这一商机后,荒田村村主任杨达恒萌生出了发展核桃产业的念头。用自家的2亩多土地进行试种植,并用品质好的老核桃树枝丫进行高枝嫁接。嫁接成功后,村民看到这一产业发展的优势,也纷纷将土地入股到杨达恒牵头成立的民心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
荒田村村主任杨达恒说:“我们这个核桃种植产业,贫困户提供土地,我们合作社提供技术、育苗、管理,我们按5:5分成。”
据了解,关寨镇民心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核桃树长势研发出高杆嫁接技术。高杆嫁接种植的核桃,长势低,品种多,易于打理。现荒田村已有100多亩4000多株高杆嫁接核桃,两年后将陆续进入盛产期,将直接带动全村近90%的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