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以“五先五后”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法”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2018-08-14 16:55:51 陈秀峰
  • 我区围绕“五先五后”攻坚法,全力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精准扶贫。

    b300d2b122c540b6b9f67b6a8142031a.png

    近段时间,特区党办派驻岩脚镇岱瓮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队员们利用空闲时间,与岱瓮村村支两委人员深入学习“五先五后”攻坚法,以项目牵引普惠全村,扶贫托底解决民生。

    对于派驻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队而言,驻村扶贫的关键是要找准贫困户致贫因素,对症下药谋划产业,不让一个贫困户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掉队。

    六枝特区党办派驻岩脚镇岱瓮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江文说:“结合岱瓮村的实际,再根据老百姓的发展意愿,鼓励他们发展种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尽力补齐他们发展的短板,缺什么我们补什么。”

    c76d8a565a694736a830ed4fd16b4049.png

    村里的贫困户江明旺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发展养鹅产业,一直找不到销路,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与水城县商家签订了成品鹅销售协议,现在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到2000多只,再过两个月就批量上市,按照每只12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产值可达25万元,除去成本,可以挣8万元,今年将提前实现减贫摘帽。

    六枝特区岩脚镇岱瓮村贫困户江明旺说:“他们一个星期来三五次,帮助我找鹅的销路,希望周边的村民,也跟我一起养鹅,大家一起脱贫。”

     “众人拾柴火焰高”,目前,岱瓮扶贫工作队以杨梅产业为主导,以乡村采摘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型种养殖产业,以双向产业助农增收。

    六枝特区党办派驻岩脚镇岱瓮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段金刚说:“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五先五后’攻坚法。充分发挥岱瓮村千年古杨梅和丰富的生态优势,坚持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大力发展生态种养殖等短平快产业,从而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让贫困群众快速致富奔小康。”

    对于新窑镇播雨村的驻村干部杨岗、王玉发而言,作为特区政府办派驻基层一线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践行好“五先五后”攻坚法,扶贫产业带动是关键。为有效带动村里的148户贫困户减贫摘帽,扶贫工作队以村里的永顺合作社为依托,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养牛产业助推、贫困群众抱团发展的理念,通过务工增收和入股分红的模式,有效带动该村36户贫困群众受益。

    d3b93d16483b4a29929c06c7e62156e2.png

    六枝特区新窑镇播雨村贫困户李贤伍说:“我们村办了一个养殖场,我们在里面打工,年薪有4万块钱,我们可以脱贫了。”

    六枝特区政府办派驻新窑镇播雨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王玉发说:“驻村以来,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播雨村产业发展现状,然后根据走访的情况,来寻找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我们向老百姓宣传扶贫政策,增强老百姓脱贫的内生动力。”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引领下,养牛大户李贤龙于今年4月份投入70万元资金,将养牛规模再次扩大。

    六枝特区新窑镇播雨村养殖大户李贤龙说:“第一书记来到我们村以后,看到他们工作很吃苦,很卖力,所以我决定把我这个养殖场的规模扩大。”

    “脱贫要致富,关键靠干部”。据了解,该村刺梨、核桃、养牛等产业全覆盖。

    六枝特区新窑镇播雨村贫困户李贤虎说:“是他们带动我们干,把这个养殖业做好,争取早一天过上好的日子。”

    六枝特区政府办派驻新窑镇播雨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岗说:“自‘五先五后’攻坚法开展以来,我们在驻村帮扶过程中,按照产业引领,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的精准措施,不断强化产业的实施步骤。通过产业带动,让贫困群众增收有保障,致富有盼头,确保我村精准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根据“五先五后”攻坚法的要求,下派一线帮扶干部2801名,其中派驻驻村扶贫干部893名,深入全区18个乡镇社区211个村居,所发展的养牛、养猪、养鸡、刺梨、林下菌等扶贫产业成效明显,通过一系列的产业革命,将有效带动全区2.5万名贫困群众增收。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