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木岗镇小黄桶村在脱贫攻坚中,本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原则,发展能人带动的同时,以造血式变输血式,引导村民培育食用平菇,助农增收脱贫。
在木岗镇小黄桶村口,一处仅有数十亩大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在村口格外显眼,说起大棚我们不得不提起食用大棚的主人伍江鹏,伍江鹏一位八零后小伙子,前些年伍江鹏一直靠在外打工从事机械生产制造工作,虽说每个月下来到手能有七八千元的工资,可对于伍江鹏来说,赚再多的钱也是在为别人打工。去年,伍江鹏辞去高薪工作,回到了小黄桶村,在经过不断考察与学习中,伍江鹏在村里搞起了平菇种植。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整个基地上没有一个工人,而且所有工作都是伍江鹏一个人来完成,当我们问起伍江鹏的时候,他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原来,在村里一直都没有种植食用菌先例,当地村民对食用菌种植一直处于朦胧的状态,更别提及发展食用菌,2018年是六枝特区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正因为如此,这也是伍江鹏返回村里带头发展食用菌的主要原因。
木岗镇小黄桶村平菇种植户伍江鹏说:“老百姓看到有钱赚,老百姓才去做,把村里面闲散的劳动力利用起来,可以多增加点收入。”
记者了解到,目前,伍姜鹏食用菌种植大棚里仅有8000个菌棒,每个菌棒产量约3.5斤左右,相比其他菌类平菇生产周期短、易管护、产量大等特性,成为他后期带动村里发展的第一步。
木岗镇小黄桶村平菇种植户伍江鹏说:“平菇作为切入点,先把根基扎稳,脚跟站稳了再慢慢发展,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带动全村人尽可能的把规模产业做大。”
截至目前,数十亩平菇已初步产生效益,据伍江鹏介绍,目前每天都会接到大大小小数十个订单,主要以安顺、六枝特区附近市场为主,正因为如此,也为伍江鹏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木岗镇小黄桶村平菇种植户伍江鹏说:“品种比较占优势,我们现在虽然量比较小,但市场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