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改革开放40年交通巨变 铺就百姓致富路
2018-12-25 15:45:51 祖正洪


  • 过去,出门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如今,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通畅、整洁的水泥路使六枝境内的交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实现了通村通组公路由 “通不了”向 “通得了”“通得好”的转变,全面提高了农村公路通畅率,解决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出行难、生产生活难的根本问题,为老百姓修建了一条条美丽的脱贫路、幸福路、致富路。

    b1d8b8a3f31e4cd29b5cae88eae82b22.jpg

    六枝特区新华镇新寨村位于该镇西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很久以前,由于部分村民组通组公路没有通,部分村民依然过着人背马驮的日子。今年以来,在六枝特区大力实施组组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将“组组通”公路建设作为群众的要事、大事、关心事来抓,短短数月,该村大山组至红岩组仅剩5.8公里的通组路全面贯通,从根本上扭转了新寨村落后的交通区位,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办事难的囧局。

    六枝特区新华镇新寨村大山组村民陈开庆说:“现在已经打通了红岩至新寨的毛路,已经有4米5宽,现在硬化500多米,孩子读书、老百姓赶集很方便。”

    在新窑镇联盟村毛家寨与安家寨之间,相互交错的水泥路环贯村头与村尾,66岁的老人王朝兵告诉记者,如今交通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他们以前用双腿丈量里程的认识。“组组通”项目的建设使群众出行方式从步行、摩托车,逐渐改变为三轮车、农用车、客运车、小轿车出行,越来越多的群众开上了小轿车,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生活质量。

    新窑镇联盟村毛家寨村民王朝兵说:“现在很幸福,路全部都畅通了,十几年前,我们从毛家寨背桃子去云盘、去六枝,要背几十斤走老路。现在交通方便,一出门就坐车,我从沙地到樊家田村委干干净净的,脚不沾泥。”

    正在联盟村猕猴桃基地干活的村民安德志告诉记者,自公路修到家门口以后,村里的猕猴桃、蔬菜等产业不断增加,不仅为当地百姓解决了务工、经济收入等,也为村民下地干活节约了不少时间。

    702d1e11736644d18b723ac5d0b15cf6.jpg

    联盟村村民安德志说:“现在交通方便了,人力就减少了,还是好得多了 。”

    六枝交通区位优势的巨变,让六枝驶入了交通发展快车道。而交通的发展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新生活,实现了人民群众方便、快捷出行的梦想。曾在乡镇工作过的夏郁刚老人亲眼见证了六枝交通从土路到水泥路,从水泥路到柏油路,再到高速公路入境的快速发展历程。他告诉记者,“组组通”项目建设以前,农村生产靠肩背马驮,农产品卖不出去,甚至是低价出售。“组组通”公路实施后,沿线群众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六枝特区市民夏郁刚说:“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六枝特区最大的变化就是交通,现在村村通公路(通了),过去有些地方生产的粮食要拿出来卖,背都背不出来,拿蔬菜出来卖,要走几十里路。”

    据了解, 自2011年以来,六枝特区共完成农村通村通组项目投资17.1亿元,建设农村通村通组公路2476公里,全区所有乡镇(社区)通村通组公路实现全覆盖,实现了通村通组公路由 “通不了”向 “通得了”“通得好”的转变,全面提高了农村公路通畅率,切实提升了农村群众出行质量,解决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出行难、生产生活难的根本问题,为老百姓修建了一条条美丽的脱贫路、幸福路、致富路。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