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关寨镇补底村属于一类贫困村,在已有产业的带动下,已成功带动85户389人实现脱贫摘帽。为让现有的16户贫困户早日脱贫并遏制脱贫群众返贫现象的发生,补底村引进区内平台公司,在村里规划建设20亩食用菌,以产业为支撑,进一步巩固村民经济收益。
在关寨镇补底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规划的10个大棚已全部建设完毕,正在进行大棚周边排水沟及道路的收尾性工作,村民方寿刚告诉记者,产业发展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基地建设开始他们就参与到基地务工,每天收入200元,建成后基地需要务工他们也可以参与,保障了他们的收入问题。
补底村村民方寿刚说:“到这个基地做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们基本上每天收入200元,把这个工程干完,如果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在里面做工。”
自食用菌项目落地补底村后,丁燕小俩口就担起了现场管理员的重担,说起食用菌产业还得从丁燕和他丈夫说起,据丁燕告诉记者,以前她们夫妻俩都是在外面打工,考虑到老人和孩子在家需要照顾,她们从去年回家后就开始思考如何挣钱补贴家用,出去学习两三次后,她们看到了食用菌产业的前景,并用自家土地开始自己做菌棒,产蘑菇,仅去年一年就增收了好几万元。今年,在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的努力争取下,20亩的食用菌产业将在村里发展,她们也就成了“技术顾问”,按分成比例,她们仅在基地的管理分红就可以拿到6万元左右。
补底村村民丁燕说:“现在我们这个菌棒一天生产1200个左右,主要是以平菇为主,以后去那边大棚发展的话,可以发展到3-4个品种。”
据了解,六枝特区关寨镇补底村全村901户389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537人,现未脱贫16户47人。补底村已有产业茶叶1230亩,核桃1860亩,冰脆李852亩。通过多产业覆盖的形式,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使补底村人均收入从4863元提高到7935元。
补底村第一书记黄照说:“一个大棚每年的利润大概在20000元左右,我们利润分成是按6:3:1的模式来进行的,60%给贫困户,30%给管理者,10%给村集体。以后每年都能给我们贫困户带来分红效益接近20万。目前的稻田养鱼产业涵盖到我们全村的贫困户,下一步900万的中华鲟养殖项目也将覆盖我们全村的贫困户,这些项目都在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