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贫困 六枝特区牛场有致胜“攻略” ——来自极贫乡镇牛场乡的脱贫实践
2018-11-09 17:17:35 周海涛
  • 编者按: 

    今天《脱贫攻坚大战100天.再战50天-----脱贫攻坚乡村行》专栏播出,《如何摆脱贫困 六枝特区牛场有致胜“攻略” ——来自极贫乡镇牛场乡的脱贫实践》。

    859c9dbcf505474c83a99a6136679938.jpg

    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牛场,天塌下来也不能“拖后腿”。作为六枝特区2个极贫乡镇之一的牛场乡,在脱贫攻坚这场战争中,攻坚战怎么打?贫困怎样摆脱?牛场乡有牛场的制胜“攻略”。

    每天早上,62岁的云盘村村民朱友英都按时到六枝特区垄鑫盛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牛场喂牛、打扫圈舍卫生等,月收入2000元。前些年,朱友英一家因缺技术成为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成了村里发展扶持的重点帮扶对象。正是得益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云盘村农业产业才带动村庄的蜕变,加快了朱友英这样的精准扶贫户脱贫奔小康的步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日子越来越好过。

     云盘村村民朱友英说:“现在在这里有这个养牛场,虽然苦点,但是经济上要活动点,原来种地,养猪。一年做来只够吃,有时候还不够。”

    7ff4c11ea04f45498066a218f23173cb.jpg

    为带富更多的兴隆村贫困户,牛场乡将2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入股王道国的贵州野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链接兴隆村100户贫困户,公司每年按6%的比例进行分红,平均每户贫困户收益1200元。家住新隆村的何中强俩兄弟将50多亩土地入股养殖场,流转费一年7000多元。同时在养殖场里打工,一个月2000多元。

    云盘村村民何中强说:“在他们鸡场打工,离家近,不用出远门,日子比以前好得太多。”

    置身平寨村水落洞,新农村的文明、和谐气息扑面而来。在文明村寨建设中,该村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真正为群众当家、理财,指导农民搞好生产奔小康。在该村串户路硬化、庭院硬化、建文化广场、建苗族风情长廊、维修幸福泉等人居环境打造中,村民在自建家园的同时,实现了门前就能务工,带动村民就地务工人员达到5000人次,直接带动务工经济收入80余万元。村民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声称“党的政策好。”

    平寨村水落洞组村民杨学明说:“原来土墙房也有,茅草房也有,现在改革开放,全部改变完了,没有共产党的这个好政策我们水落洞就没有这么享福的。”

    尖岩村黄树林组,黔中库区岸上,森林覆盖率达81%,自然环境优美。在六枝特区政府的打造下,这个60多户的村民组,已铺上了青石板小路,古色古香的木质护栏,家家户户门前院落干净整洁,置放着精致的垃圾桶。置身其中,仿佛公园般清新优雅。
    牛场乡依托黔中水利枢纽和寨里古驿道开发黄树林休闲、垂钓、观光等旅游资源,让黄树林的绿水青山变成村民发展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了乡村振兴,带动了百姓致富。对于黄树林的变化,村民龙尚安感触最深。

    尖岩村黄树林组村民龙尚安说:“原来一直都是烂泥巴路,出入都不方便,背挑更老火,老年人出入,学生读书,早上起来都是穿水鞋。后来得到政府帮助以后,我们这个地方出入方便了,庭院改造了,室内外卫生环境也改变了,道路也硬化了,所以这是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