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月亮河乡,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势,把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种植食用菌,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贫困户通过抱团发展,实现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造血式扶贫”的新路子。
来到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野生菌体验馆的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搭建新的菌棒生产平台。家住花德村的贫困户杨明秀告诉记者,自从公司建立以来就一直在里面打工,因为爱人下肢瘫痪了,不便外出,如今公司有了很好的发展前途,自己在这里面务工,一来能够解决家庭生活的开支,同时还能照顾自己的爱人。
六枝特区月亮河乡花德村村民杨明秀说:“老板在这点开厂,我们在这里打工,照顾我们免得去远处。一年下来平均一两万块钱是有的。”
提起这几年的生活变化,63岁的村民卢如周告诉记者,自从退伍回来之后就一直以务农为主,生活也过得十分拮据,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有事做,比起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简直有了天壤之别。
六枝特区月亮河乡花德村村民卢如周说:“我们原来是种庄稼,老板来种这个菌子以后,我们给他打工,原来70块一天的时候一年得一万多元,现在100块一天,可以得两万多元,生活比以前好得多。”
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太鸿告诉我们,2016年公司帮扶的月亮河乡何家寨村的21户贫困户也已经全部脱贫,他们采取产业扶贫、技术扶贫、用工扶贫三种帮扶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劳务输出的问题。截至目前,他的公司劳务工资支出180万元,此外,还将当地农户的闲置农产品回收进行统一销售,也变相的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太鸿说:“目前我们山上聘用的精准扶贫户,在同等条件下,我们每个月多给他们200元的补助,还有我们所有的贫困户和周边的农户他们种植的大米,高于市场价回收。”
陈太鸿还告诉我们,针对特别困难的家庭,他们还会伸出援助之手,防止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再次因学、因病返贫。
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太鸿说:“回乡办这个企业就是做到一种真正的生态美、百姓富,把周边的老百姓带富起来,大家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