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肩挑千米 移山村老弱“移山”建家乡
2018-09-25 17:54:00 夏华 陈国云

  • 在决胜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中,六枝特区中寨乡移山村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上到八十多岁下至五十二岁每日拿起自家工具七点出门,为了后辈人的幸福,走过崎岖的道路,用瘦弱的肩膀肩挑千米,将一桶桶沙石挑到修建点,全员参与修建道路、庭院等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9dd6fe57a6614f7a82372334f830f563.jpg

    正在休息聊天的这几位老人,就是移山村自发投工投劳修路、相互帮助硬化庭院完善基础设施的村民。据了解,该村山高路陡较为偏远,长期以来年轻力壮的青年人都在外务工,造成劳动短缺。为了改善村里的居住环境,借助国家政策支持。村里的老人们不畏艰难,上到八十多岁下至五十二岁的群策群力肩挑背扛,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一点一点去建设自己的“家”。

    受交通基础设施与地理环境的限制,材料运输上极为困难。运来的材料只能堆积在离施工位置上千米外的路旁。这些老人需要用肩,走过陡峭的小路一点一点的将建筑沙石材料挑到施工点上去。

    98859ede853f408dbea89ac5a383a8bb.jpg

    六枝特区中寨乡移山村村民房安华说:“挑沙累们累,这个为了下辈儿孙造福。我们还好眼睛看得见,像陈小梦眼睛不见亮人家都跟着我们干。”

    房安华口中的陈小梦是这支“队伍”中最年轻的一位,但特别的是今年五十二岁的陈小梦是个盲人。为了自己走路方便,为了村里的后辈好,他也坚决参与到该村的建设当中。凭借一根导盲棒一根扁担,为村寨的建设贡献力量。
    六枝特区中寨乡移山村村民陈小梦说:“从没有打路时候之前,有地方是危险的,修这条路对我自己也好,对于孩子们也好。”

    虽然这支“队伍”年龄偏大,限于身体与该村条件原因进度不快。但他们坚信,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换来移山村后辈人美好的未来。

    六枝特区中寨乡移山村村民陈小梦说:“从八点钟做到十一点钟吃饭,为了子孙后代好,为了老人出门方便。在这里我也能帮忙做点事情,一定能把路打好。”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