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枝特区,有一条 " 东水西流 " 的河叫月亮河,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缓缓流淌的月亮河滋养着沿岸大片田园,润泽着岸边 8 个布依山寨,传唱着悠悠的布依之歌,也积淀了丰厚的布依文化,最后才流入牁牂江。
9 月 23 日,贵阳晚报 · ZAKER 贵阳以及六枝特区外宣部门,将带您走进月亮河,感受这里的水美田肥,品尝香糯回甜的有机红米。
月亮河沿岸的红土富含微量元素锌和硒,给优质稻米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早在明清时期,月亮河片区作为滇黔古驿道的中路,过往的马帮或客商歇脚时,就要向当地人购卖一些米带走。不过,由于没有大规模的种植生产,月亮河的稻米之前并没有出现在市场上。
近年来,随着一个人的返乡,让这里的红米获得了 " 贵州名牌产品 "、" 贵州著名商标 " 等称号。而含金量最高的,是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 " 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
这个人,叫韦仕龙,2017 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当年贵州进京接受表彰的两名代表之一。
2008 年,在六盘水一家国企上班的韦仕龙因企业不景气,买断了工龄回到家乡月亮河,创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同年,他将当地水稻种植的土壤和灌溉用水进行取样送上海检测,确认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有机产品种植标准后,他开始动员和组织当地村民从事有机水稻种植。
从选育、培种、选定红香米到建有机大米加工中心、修养殖场、建酿酒厂、买插秧机和收割机,在稻田里放鸭让稻鸭共生 …… 韦仕龙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中,最终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 " 种植经验 ",让月亮河红米产业不断壮大。
韦仕龙的坚守,让月亮河红米的名气越来越大。如今," 月亮河牌 " 有机转换大米、有机红米、有机香米等产品,已进入更多家庭的饭碗。
由于村民是用土地入股合作社,目前,韦仕龙的有机红米已种植 650 亩,涉及 200 余户农户,其中包括近百户贫困户,每年需支付土地保底分红金 40 万元,季节性用工则达 12 万人次,为当地布依同胞增收提供了就业途径。
( 月亮河布依同胞祭拜大铜鼓)
(布依同胞唱 " 顺风耳 ")
( 月亮河布依同胞欢庆节日 )
(月亮河布依同胞吹唢呐庆丰年)
( 月亮河布依同胞祭山庆丰年 )
可喜的是,目前月亮河有机红米的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供不应求,年销售额达 650 多万元,为贵州山地特色有机循环农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韦仕龙说,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最大的梦想是把有机红香米基地扩大到 2 万亩,让周边群众都因红米的发展摆脱贫困、提升幸福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9 月 23 日,是中国首个农民丰收节。届时,贵阳晚报 · ZAKER 贵阳将走进月亮河,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带您追寻古老的月亮河故事,感受 " 中国布依第一村 " 的文化魅力,品尝河畔香糯回甜的有机红米。
( 月亮河生产的有机红米 )
而这一天,包括月亮河在内,贵阳晚报 · ZAKER 贵阳将在贵州省内挑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 " 丰收节五地大联播 ",分享丰收喜悦。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直播频道
↓↓↓
来源:(ZAKER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