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枝有这样一对父子,通过发展茶业产业,带动郎岱镇、月亮河乡百姓抱团发展走上致富路,他们就是六枝茶业企业家张双文、张全景父子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对扶贫上阵父子兵的茶故事。
每年的春茶采收时节,在郎岱镇和月亮河乡的双文茶园基地都会有百余名群众前来采茶,作为六枝特区的本土茶企,该合作社所种植的打铁关茶叶具有萌芽早、开采早、品质优等特点的双文茶叶,因为汤色嫩绿,气味香郁、味道清甜备受市场欢迎。
茶商万红说:“选择这里主要是看中他的茶叶不管是外形、汤色、叶底,都是比较上乘的,在市场上的销量基本上占的比例很大,销售他的这个茶叶对我们还是有很大的销售利润。”
自2014年该茶园发展以来,当地百姓在利用土地入股茶园发展实现入股分红的同时,还可在基地打工,增加收入。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提着竹篮去采茶,背着黄金返回家。”
六枝特区郎岱镇驿陇村村民杨学花说:“这个茶叶很好,我们这么大的年纪在这里也能赚到钱,一个月能赚两三千块,我们觉得也很理想的。”
六枝特区月亮河乡上寨村村民洪建琴说:“我从八点钟就来采茶,采茶到中午,赚了一百多块钱,还是可以的。”
随着市场订单走俏,今年7月初,父子二人按照基地为本,面积扩种的思路,在郎岱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接盘该镇田坝村700亩因管护资金短缺的茶叶。一次性注入40万元的管护资金,在盘活田坝村茶叶产业的同时,使当地40余名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创收,群众纷纷给予点赞。
郎岱镇田坝村贫困户张贵琴说:“老板来管理,我们帮老板干活,支持老板的工作,老板发展得好,我们长期在里面干活,这样我们的收入就很多,收入多就可以发家致富。”
郎岱镇田坝村村支书赵如敏说:“我们的茶叶由张老板来接手,我们要大力支持。配合他把这个茶叶产业做大做强,让我们村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田坝村地处大山之中,气候,土壤等茶叶种植要素优越,素有“茶村归来不品茶,好茶产自田坝村”的美誉,双文茶业的入驻,有效盘活了该村“沉睡”的茶叶资源,百姓吃上“产业饭”,找到致富金路子。
六枝特区双文茶业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双文说:“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我们技术优势拓展出去,我们的老百姓就有事情做了,企业也得到发展,老百姓也得到实惠,对我们的扶贫工作也能够尽到一点微薄的力量。”
贵州博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景说:“我们公司作为双文茶叶的延伸,我不仅要把茶叶管护好,和我爸爸来一场脱贫攻坚的大比武,更要带动老百姓一起把我的茶叶管护好,到年底让在我基地务工的老百姓收入达到五千元以上,真正的做到地方企业带动地方老百姓一起发展。”
现在,张双文、张全景二人茶企茶业面积已达6000余亩,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占地面积高达1000余平米的加工厂房,价值200余万元的茶叶加工流水线已经建成,茶业的发展,年均带动郎岱镇、月亮河乡200余户1万余人次长期就业,农户工资创收120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有力地助推郎岱镇及月亮河乡贫困群众早日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