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贫困户当上村干部!
2018-12-27 16:37:56 本台记者:毕落 秦雄 六枝报 李恒

  • 六枝特区岩脚镇草原村贫困户蔡正权通过村支两委和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帮助,成功将自己生产生活的内生动力激发起来,短短的两年间,他在大家的帮助下实现了懒汉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再到草原村代理村主任的华丽蜕变,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点赞。

    1a3c5dc3994844b8b3eede4b1c4a105c.jpg

    这天,记者来到岩脚镇草原村时,几名村干部正在农户家现场协调土地栽电线杆。

    现场:

    “我们大家一定要让他们把这个工作顺顺利利的做下去,把这个杆子栽下去,以后改善我们的用电。”

    “没事没事”

    ……

    这群人所在的地方是草原村二组村民蔡正刚家的院子,他们所讨论的是当前草原村正在为该组新架设的高压线电线杆选址,正在征询村民蔡正刚的意见,希望他能同意架设在他家路边菜地的一角。而正在和蔡正刚协商的人,是今年11月1日刚到草原村村委担任代理主任的同村村民蔡正权。让我们着实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刚到村委工作的新成员,在两年前却还是一个一贫如洗、因离异颓废不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草原村代理村主任蔡正权说:“以前主要是离婚了,对生活好像失去了信心,一样工作都没有做,就一直玩,陪老人在家,有人打牌就陪别人打,得一天过一天。”

    在得知蔡正权这一情况后,联系帮扶他的帮扶干部立即根据他的实际情况,积极向他宣传党的好政策、好声音,并激发他爱学习、爱创业的动力,多方协调资金、技术帮助蔡正权开办了一个生猪养殖场。

    岩脚镇草原村代理村主任蔡正权说:“帮扶干部王良豪来给我做了很多很多工作,我一直想他虽然和我并无半点亲戚关系,但讲的东西很有道理。再对比一下村寨里和我同龄的这些人,人家过得有模有样的,家家房屋修建得好好的,我就回看自己,要做什么都没有本钱。”

    特区宣传部联系帮扶蔡正权帮扶责任人王良豪说:“作为蔡正权的帮扶人,我通过长期的走访,以及和他深入的交流,了解到这个人本质不错,而且对生活有信心,又有文化底子,还是个孝子。就帮忙他协调一些资金发展养猪,给他树立生活的信心,我相信通过他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学习,他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幸福。”

    养殖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养殖技术,蔡正权的养殖场曾一度濒临破产,但这没有动摇蔡正权已经坚定发展的决心,他通过村支两委和帮扶干部的指导,开始学习起了养殖技术,并将自己的养殖场逐渐做大做强,他也成为了草原村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岩脚镇草原村代理村主任蔡正权说:“通过多次培训,还有自己买些书籍来看,技术就逐渐成熟起来,猪越养越多,最多的时候发展到38头猪。到今天出栏了几窝猪之后,现在还喂19头猪。”

    ff8562f764474a79b43cafd2a0eed4db.jpg

    生产生活的改变,也让这个曾经“好吃懒做”的贫困户逐渐关心起了村里的发展情况,并提供了很多公正、中肯以及共建文明和谐清洁村庄方面的好意见、好做法。也正是凭借这些致富不忘乡邻、带动家乡向好发展的种种做法,让村支两委看中蔡正权并选任他到村委工作,开始了他的代理村主任生涯。

    岩脚镇草原村代理村主任蔡正权说:“一开始村支书刘锦祥和我聊天,他询问我想不想去村委工作,说钱不是很多。我就说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去学习、锻炼自己,因为我想着我越多做,我能学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上任后的蔡正权并没有“膨胀”,反而更加谦虚,刻苦学习起了村庄管理、党章党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知识来,并不断用在自己的工作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六枝特区宣传部派驻岩脚镇草原村轮战领导曹伦说:“蔡正权同志工作纪律性强,干事认真,也很爱学习,作为帮扶单位,我们在村里面发现这样一个人,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给他在工作能力方面、党的政策方面及今后的发展方面做提升。”

    岩脚镇草原村党支部书记刘锦祥说:“上任一个多月来,蔡正权工作思路清晰、公平公正,为人民办事勤勤恳恳,我们争取培养他把我们草原村搞得更好,让我们草原村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岩脚镇草原村代理村主任蔡正权说:“现在已经在村委工作一个多月了,我觉得大家对我都挺关心的,以后我打算向他们好好学习,把我们草原村的明天打造得更加完美。”

    也正是因为自己有“懒汉”变“勤人”的经历,蔡正权更加懂得了开展扶贫工作中改变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激发他们内生动力的重要性。蔡正权自信满满的告诉我们,接下来他打算以身作则,帮助困难群众提振精气神,改变贫困面貌。

    岩脚镇草原村代理村主任蔡正权说:“经过我来村委工作这一段时间,发现我们下面的许多贫困户都是思想上一下转变不过来,以后我会和村支两委以及驻村干部共同学习,去鼓励贫困户转变自己的思想,让以后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记者手记:一个贫困户在村镇及帮扶人的扶助下,找到了脱贫路子,树立了脱贫的决心和信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破茧成蝶”,成为了致富带头人和村干部,让人为之赞叹!

    扶贫重在扶“智”与扶“志”。在扶贫工作中,只有通过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树立爱学习、肯思考、真实践的精神面貌,就不怕有战不下来的贫困,就不担心有奋斗不来的幸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全面小康才会迎面而来、稳步实现。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