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六盘水市文广局3名驻村干部充分发挥“两委一队三个人”的作用,结合群众所思、所愁、所盼,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深入农村一线帮民困、解民忧、抒民情,真正成为群众不可缺少的贴心人。今天,本台推出《三兄弟“扶”在群众“心坎”上》三集系列报道,以此反映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是如何解决群众所思、所愁、所盼。今天播出第一集《驻村干部吴广帮助村民捣鼓知识产权》。
六枝特区梭戛乡中寨村村民张采华外出务工期间机缘巧合学习掌握了养猪和酿酒技术,并专研了一款生猪养殖配方,不甘一辈子寄人篱下的他回村里办起了养殖场。创业初期,因为管理不规范、养殖规模小、市场信息少、品牌意识差,他没有实现致富梦想。
驻村第一书记吴广在一次走访中无意间了解到这个情况,凭借驻村期间对农村畜牧市场的深入调查研究,他给张采华分析了普通商品猪养殖“薄利多销”的市场风险,动员他搞特色商品猪养殖,走“品牌营销”新路子。
六枝特区梭戛乡中寨村的第一书记吴广说:“回到村里我和村支两委商量,决定帮他一把,把他的养殖场和饲料加工厂做大做强。”
在驻村期间,吴广利用自己的“人脉”,主动找市场监管局帮张采华办理了养殖场营业执照,并通过其他渠道找到仁怀茅台镇的一名企业家为其传授“精准营销”之道,一起研究注册商标。经过两个星期的思索,他们达成了注册“白胆猪”商标的共识。在这位企业家的帮助下,2018年9月7日,“白胆猪”商标正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
六枝特区梭戛乡中寨村村民张采华说:“七月份我卖了50头猪,猪饲料又做出来了,养殖规模又扩大了,现在觉得越做越有信心。”
拿证当天,张采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家中摆下“答谢宴”,驻村干部成了“座上宾”。随后,张采华下定决心,专攻“白胆猪”饲料并成立贵州白胆猪饲料加工厂,全身心打造属于自己的“试验车间”。目前,在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摸索,张采华饲料加工厂已全部投入生产。
六枝特区梭戛乡中寨村村民张采华告诉记者:“在吴书记的帮助下,我现在很有信心。”
目前,养殖场拟从原来的200平方扩大至1200平方,生猪存栏拟由25头扩大到300头,预计年销售收入达50余万元,与此同时,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张采华就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并带动村里其余贫困户就地就业,解决了他们的务工问题。同时,驻村帮扶以来,吴广通过研究知识产权,帮助中寨村成立了“长角传情”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初心不改》、《美丽苗乡》等原创文艺作品点燃了村民的文化梦想。
六枝特区梭戛乡中寨村的第一书记吴广说:“下一步,我们积极为当地贫困群众恢复和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为他们扶志、扶技、扶信心,真正让这些贫困群众创业有门路,致富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