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牂牁江景区紧紧抓住旅游产业发展机遇,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古夜郎文化为重点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让当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饭。目前,牂牁镇从事旅游业人数高达3200人,旅游产业成为当地居民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
牂牁江景区位于六枝特区西部,目前景区已建成夜郎王宫、滑翔伞起飞降落坪和皮划艇、水上运动等项目训练基地,正在建设云上牂牁码头、牂牁江智慧旅游云、夜郎王宫酒店、半坡游客中心等项目。
现在,随着旅游景点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吸引带动了大量失业人员、城乡各类劳动力到景区就业,村民卢善芳告诉记者,原本她在外是一名幼儿老师,看到家乡的大发展,就毅然辞职回乡,目前是景区接待中心的一名收银员,每个月有3千多元的工资。
六枝特区牂牁镇牂牁村村民卢善芳说:“看到家乡发展得这么好,作为本地人的我,更应该回来工作,为家乡出一份力,现在回来以后对收入也比较满意,我们这边风景优美、环境特别好,空气特别清新,在这边生活很开心。”
据负责人介绍,2018年,在牂牁江景区从事保安、卫生保洁、服务员等行业的人员有112人。
按照“富、学、乐、美”的基本原则,依照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配置要求,牂牁镇强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湖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并邀请有关设计专家,挖掘民族文化,设计出符合民族特色乡镇的建筑,打造了民族文化旅游农家乐一条街、特色产品一条街、民族文化一条街,积极引导农户开办农家乐、餐饮业、特色产品、民族服饰、民间艺术手工品等行业,目前已建立了以星级宾馆饭店为重点、定点宾馆饭店为补充、家庭宾馆饭店为特色的旅游住宿餐饮接待体系,带动就业人数800余人,创收400万元。聚缘洲餐馆的唐终益说,餐馆已经营业两年了,开餐馆之前,他家就依靠江边的打渔棚为生,又苦又累不说,收入也很微薄。
聚缘洲餐馆主人唐终益说:“现在船改了过后,没有以前苦了,收益方面也差不多,一年两三万元钱。”
在丰富旅游业的同时,牂牁镇还将旅游发展与产业扶贫进一步融合发展,立足山地特色、依托资源优势,已发展热带水果品种达十余种,当地村民也通过流转土地、务工等方式获取收益,实现人均年收入两到三万元的不等收入。
六枝特区牂牁镇人大主席邓凯说:“近年来,牂牁镇围绕脱贫攻坚、减贫摘帽目标,依托牂牁江景区发展农旅一体化产业,大力种植芒果、枇杷、百香果等,30余种热带精品水果共16000亩,2018年充分吸纳当地贫困户劳动力800余人,带动12000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1995年,牂牁江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5年挂牌为国家湿地公园。据统计,牂牁镇目前从事旅游业人数为3200人,其中贫困户共892人,通过旅游产业人均增加收入3132元,全镇每年实现旅游收入1100万元。近年来,牂牁镇以承办2017年全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国摩托艇联赛、国际滑翔伞比赛等活动为契机,努力使旅游产业为全镇脱贫攻坚注入新的血液。
牂牁江景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洒金华说:“通过精品景区建设、乡村旅游打造、旅游商品开发、节庆活动举办等形式,打造高山、低空、水上、水下多维度、立体式旅游特色项目,立足凉都小海南独特气候,发展热带精品水果种植产业,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精准扶贫的产业发展引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8年来,接待游客101.75万人次,带动347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现在旅游业成为六枝牂牁江景区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