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 | 宪法宣传小贴士
2018-12-04 16:52:46


  • 2018年12月4日是第个国家宪法日,同时将迎来第一个“宪法宣传周”,那么您对宪法了解多少呢?


    让小编来带您来学习宪法吧!


    1ab23e09d1b04740b8082c3f32983265.pngb090d02e70ab4c5aa61f58138d8fca15.png


     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历程

    1、临时宪法

    2、五四宪法。

    3、七五宪法。

    4、七八宪法。

    5、八二宪法。

    (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3月11日年进行了5次修改。)



    2018年《宪法修正案》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二)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三)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四)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五)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六)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

    (七)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

    (八)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九)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

    (十)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十一)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重要特点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胜利开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顺利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突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续写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故事和中国奇迹的新篇章。

        贯彻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的新规定很好地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精神,是形式与内容的具体统一。

        充分肯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内容的新补充;宪法序言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提法,这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体现了国家监察委的独特地位和独特作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监察委员会”一节,彻底将以前各级行政部门管辖的监察工作分离出来。

    进一步凸显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比如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赋予了较大市的有限立法权。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突出宪法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平司法、全民守法。

        进一步强调改革过程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内容中“改革”二字的加入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突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进一步强调了民族和谐的重要性。“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中新加的“和谐”二字,进一步强调了民族和谐的重要性。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