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仕龙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交流农村发展经验。(受访者供图)
通过生态农业高效种植模式,生产出绿色环保的有机红米。韦仕龙用10年坚守,守住了一片适宜发展有机大米种植的生态稻田。
韦仕龙是六枝特区月亮河乡月亮河村人,也是月亮河有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因发展有机红香米,201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当年贵州进京接受表彰的两名代表之一。
2008年,在六盘水一家国企上班的韦仕龙因企业改制,买断了工龄回到家乡月亮河,创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他将当地水稻种植的土壤和灌溉用水进行取样送检,确认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有机产品种植标准后,开始动员和组织当地村民种植有机水稻。
取样,送检,土地租用,厂房修建……每一项工作韦仕龙都亲自操持;整地,耙田,选种育苗,移栽除草……每一个环节韦仕龙都亲力亲为。
为了打造让顾客信赖的有机红香米品牌,韦仕龙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标准种植。
“有机水稻的生产对水土、环境和气候都有严格的规定。种植基地受不得外界污染,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使土壤肥力降低,除草剂会改变土壤成分,使土壤活性降低,造成红米的品质和口感下降,不符合有机产品标准。”韦仕龙说,为此,合作社每年光人工除草费用就达五六万元。
由于韦仕龙的坚守,月亮河红香米的名气越来越大,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很多外地的朋友都来到六枝都点名要买‘月亮河红香米’。”韦仕龙说,他最大的梦想是把有机红香米基地扩大到2万亩,让周边群众都因红米的发展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提升幸福感。
目前,月亮河有机红米的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供不应求,年销售额达650多万元。有机红米种植达650亩,涉及200余户农户,其中包括近百户贫困户。季节性用工则达12万人次,为当地布依同胞增收提供了就业途径。
有机红香米的不断发展壮大,让韦仕龙有了更多的思索,也多了一份责任。“把有机红香米打造成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让更多群众受益,让贵州品牌唱响全国。”谈起未来的打算,韦仕龙仍然秉承初衷,执着坚守。
来源: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