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新节”是仡佬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到八月间,新谷成熟即将收割之际,仡佬族便会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祭祀祖先,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吃新节"是贵州各地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在六枝境内,关寨镇居都村的这个仡佬族支系是目前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个仡佬族“部落”,全村总人口365户,1961人,仡佬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6.7%。他们至今仍旧使用着自己的语言。乘着他们“吃新节”过大年。
走进居都村,错落有致的住房跟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在村里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祭司李友红的家里,据村里人告诉记者,吃新节的整个祭祀仪式都由李友红一个人完成。而仡佬族的祭司都是由直系亲属代代相传的,父亲去世后,李友红就担任起了每年吃新节的祭司。
关寨镇居都村村民、祭司李友红说:“我们这个吃新节主要是杀马祭天,杀牛祭地,每一年的八月份都必须举办吃新节,要继承我们以前祖先的遗志,代代相传。”
在与李友红交谈过程中,李友红已经准备好了祭祀仪式所用到的东西。跟随李友红来到祭祀仪式现场,在祭司的安排下,大家分工协作开始举行各种仪式流程。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这里,更多的了解仡佬族文化,除了举行祭祀仪式外,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活动。熊晶洁是贵州民族大学的民族学研究生,在看了整个祭祀过程后,她对仡佬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熊晶洁说:“许多民族都有吃新节,以前我只是从书本上了解,今天近距离体验的感受十分真实和深刻,吃新节是仡佬族庆丰收并祈福的日子,吃新节在采新祭祀杀牛杀马,各家分肉的过程中,我认为这不仅体现了仡佬族人民的团结,还体现了政府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希望下一次还能够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活动。”
活动中,来自安顺市普定县的游客沙隆更像是在回顾历史般把整个活动都用自己的手机拍了个遍,在交谈中得知他也是一位仡佬族人,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感受一下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氛围,回味一下仡佬族的历史。
安顺游客沙隆说:“这次我们从安顺过来,我们在安顺普定县也是仡佬族,我们好几代人都是仡佬族,但是现在基本已经失传了,所以我们这一次到这个地方来,借鉴这个平台,感受一下居都这个少数民族的气氛。”
据调查,当前完全或部分为仡佬语作为母语的仡佬族最多不超过6000人,大约只占仡佬族总人口的1.1%。六枝居都村就居住着1961名仡佬族同胞,男女老少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都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对仡佬族语言的保存较为完好,这得益于特区政府对仡佬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六枝特区民宗局办公室主任、省仡佬学会副秘书长何荣芳说:“对六枝特区仡佬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要是成立了专项资金,对六枝特区仡佬族的历史文化、仡佬语、仡佬族的双语教学进行整理、收集、传承及编辑,加大仡佬族文化的传承力度。”
据了解,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六枝、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总人口仅有50多万人。